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search
""

犹太人在上海

Jews in Shanghai

Shanghai
犹太人在上海

不经彻骨寒,怎得梅花香?——芝加哥访谈

几天前,阳光下的芝加哥,我们走访了斯莫尔女士(CHAYA SMALL),一位出生在波兰、曾流亡于日本和中国上海的犹太女士。87岁的斯莫尔女士深深地热爱中国文化,她的家竟然像我在北京的家一样,充满了中国气息。。。。生离死别的痛,曾经重重地打击了斯莫尔女士一家,从弗拉迪沃斯托克逃亡到日本又辗转到中国上海,这一路她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

Shanghai
上海犹太遗址

上海犹太遗址—―当今文化和外交的名片

在上海摩西会堂的对面,白马咖啡馆的入口花园里,一座雕像最先吸引人们的眼球。一位年轻的中国女人微微弯腰,风将她的裙摆吹起,她一手撑伞,另一只手伸向一个浑身上下湿漉漉的犹太小孩,仿佛下一刻就会将这个犹太小孩揽入怀中,用她温暖的怀抱为她遮风避雨。这组被命名为《风雨同舟》的雕塑刻画得相当传神,其寓意也十分深刻,那时的中华民族正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蹂躏和压迫,但当犹太难民向中国人民寻求帮助和保护时,我们并没有抛弃他们,而是贡献出爱和勇气去接纳他们。摩西会堂、白马咖啡馆以及犹太难民居住区、马勒别墅等一批犹太人兴建起来的建筑,风格迥异,有文艺复兴式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西班牙风格、英国乡村别墅风格、北欧风格等。犹太难民来自世界各国,他们建造的“万国风格“的建筑,生动的记录了当年犹太人在宗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生活痕迹,如今也成为上海万国建筑博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Shanghai
上海,谢谢你!

上海,谢谢你!来自一位犹太难民的心声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7年的上海,照片中的红衣女士是一位来自芝加哥的犹太人,查亚·斯莫尔,1934年生于波兰。照片中,她正在请街上的一位先生帮她找一个地址:辽阳路281号。她为什么不远万里来到上海,为什么要寻找这个地址?她给别人看的是一张怎样的照片?这位年迈的犹太女士和上海又有什么渊源? 事情是这样的:查亚·斯莫尔女士小时候曾是来自欧洲的难民。1942年,8岁的她和家人来到上海,直到1946年,她总共在上海度过了4年时光。那么,他们来自欧洲哪里?又是如何到达上海的? 下面我们将了解她的故事:一个关于挑战、勇气和善良的中国人的故事。我们还将看到查亚·斯莫尔女士给这位先生看的那张照片——那是她童年时在战火纷飞的上海拍摄的照片。

Shanghai
上海,二战时候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上海,二战时候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在德国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一面说明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全世界都对犹太人关上了大门,上海是个例外。” 这是因为在1937年惨痛的淞沪会战后,上海租界在日本的占领下没有建立护照制度。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护照和严格意义的签证,只要能买到船票,就可以前往上海。

Yeshiva University, Chinese Jewish Conversation
Skip past mobile menu to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