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search

YU News

YU News

犹太民族的起源(二)

作者:孔慕仁教授

译者:田沁琰

 

犹太历史上最著名的阶段是古圣经时代,这大约是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586年。《圣经》记述了这段历史的细节。如今,也有考古发现可作为佐证和补充。起初,犹太祖先的氏族人数寥寥,但几个世纪后,这个民族繁衍兴盛,成就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以色列。

 

描绘了以色列民族摆脱埃及奴隶劳役的场景

画家:David Roberts,英国,1828

 

民族起源及其研究方法

 

犹太历史上最著名的阶段是古圣经时代,这大约是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586年。《圣经》记述了这段历史的细节。如今,也有考古发现可作为佐证和补充。起初,犹太祖先的氏族人数寥寥,但几个世纪后,这个民族繁衍兴盛,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以色列人民,并最终得以在以色列土地上建立起一个繁荣的帝国,并建造了荣耀的圣殿,在首都耶路撒冷敬拜万世之主耶和华。鼎盛时期,犹太人耕种土地,活跃地与邻国进行贸易往来,并紧密结合其圣殿与宗教仪式,发展出高度受教育的文明。以色列帝国享有了空前的繁荣与和平。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帝国政治分裂、经济衰落,并最终被更强悍的民族所征服,人民遭到了放逐。

 —

一、先父和先母

犹太民族的祖先是亚伯拉罕(Abraham)。他于公元前1800年左右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现今伊拉克境内)所发展出来的两河文明,是西亚最早形成的文明)出生和长大。当时,伟大的两河文明处于其青铜器时代中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文学、哲学和律法著作。然而,亚伯拉罕离开了美索不达米亚,去后来的以色列土地上定居。此地当时居住着迦南(Canaan)民族,因而被称为迦南地。亚伯拉罕突破了当时中东信奉多神教、敬拜众神的规范,建立了一神教,敬拜独一的上帝耶和华。亚伯拉罕和妻子撒拉(Sarah)向周围的迦南人传播一神教。这对夫妇抚育了两个儿子以撒(Isaac)和以实玛利(Ishmael)(后者是撒拉的埃及婢女夏甲(Hagar)所生)。据说上帝命令亚伯拉罕给家族中的所有男性行割礼,以示对上帝的虔诚。因此,所有犹太男孩都会在8天大时行割礼。(以实玛利并未成为犹太人,而是成为了阿拉伯人所追溯的先祖。阿拉伯人也对他们的男婴行割礼。)上帝应许亚伯拉罕,他将有许多后裔,他们最终将在迦南定居并开枝散叶。

以撒和妻子利百加(Rebecca)有两个儿子以扫(Esau)和雅各(Jacob)。据记载,以扫是一个猎人,喜爱惊险刺激的生活,而雅各是一个单纯的人,“住在帐篷里”。后来的犹太教释经者用自己的视角解读《圣经》。由于他们把雅各视为榜样,因此称雅各是一个追求智慧并在圣贤的“帐篷”中研究的学者。 然而,在《圣经》最初的历史背景下,雅各大概率是一名牧羊人,就像今天阿拉伯的贝都因人一样,住在帐篷里看护绵羊和山羊。

以扫背弃了亚伯拉罕和以撒的教诲,而雅各没有。以扫嫉妒雅各,想要取他性命,为了逃离以扫,雅各投奔他母亲在叙利亚的哥哥拉班。在那里,雅各辛勤劳动,看顾拉班的羊群。作为回报,拉班把自己美丽的小女儿拉结许配给了雅各。然而,在新婚之夜,拉班欺骗了雅各,把大女儿利亚送来给雅各。在过去,新娘戴着厚重的面纱,因此雅各并不能分辨他与谁结为夫妻,再加上他们的第一晚在黑暗中度过。到了早晨,雅各发现是利亚,他便向拉班表达不满。作为补偿,拉班说:如果你再为我工作七年,我便把拉结也许配给你。雅各便乐意地照做了。最终,雅各牧养羊群取得了成功,变得非常富有。拉班还将两个婢女给了他,因此他一共有四个妻子。

雅各与拉班的女儿利亚成婚。他以为自己迎娶的是拉结。

二、雅各得名“以色列”

雅各是“以色列人”(犹太人的古名)的祖先。从他这里,一个小家庭发展成了一个民族。雅各娶了四个妻子并育有十二个儿子: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但、拿弗他利、迦得、亚设、以萨迦、西布伦、约瑟和便雅悯。在接下来的历史中,正如我们即将要看到的,从这些子嗣里诞生了“以色列十二支派”。 因此,雅各也被称为“以色列”,以及“以色列的磐石”(创世记49:24),寓意他是十二个氏族坚实的基础。那么雅各是如何得到这个别名以色列的?这个名字又有何含义呢?

在通过牧养拉班的羊群而创造财富后,雅各带着四个妻子和孩子们回到了迦南地。在进入这片土地之前,他必须厘清与他哥哥以扫之间的事,后者多年前曾发誓要杀死他。于是,雅各送来各种动物和财物试图安抚以扫,同时他也做好了与以扫战斗的准备。他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以扫的心意如何。

在相会的前夕,圣经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天使(代表着以扫的灵魂或本质)来与雅各摔跤,预示着第二天兄弟之间可能发生的战斗。雅各寻常并不是个强健的人,但那晚他被要带家人回到迦南地的想法所鼓舞,没有在与天使的角斗中放弃。最后,天使承认了雅各的胜利并改了他的名字:

“你的名字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创世纪32:28)(笔者注:“以色列”在希伯来语中意为:与神角力者)

雅各与天使较力

画家:Gustave Dore,法国,1855

雅各熟知逆境。他曾与他刁钻的岳父斗争,如今他战胜了神圣天使。最终,以扫没有伤害雅各,或许是因为雅各献上的礼物,或许是因为他害怕雅各会展开英勇战斗。无论如何,雅各和平地回到了迦南地,在那里扎根家庭。这个家庭后来成长为了一个70人的氏族,包括儿子们、儿媳妇们和孙辈们。 

—  

三、在埃及被奴役,从埃及逃亡 

在雅各的晚年,迦南地发生了一次饥荒,由此以色列民族迁至埃及。他们繁衍生息,在此后四个世纪的时间里成为了有成千上万人口的民族。起初,以色列人在埃及做贸易商,很受欢迎。但身为外人,以色列民族最终还是受到了迫害,甚至被奴役去建造金字塔。公元前13世纪,法老拉美西斯二世(Pharaoh Ramses II)奴役犹太劳工建造了许多宏伟的纪念碑和庙宇。此时,摩西崛起成为以色列人的领袖,并将他们带出了埃及。《圣经》记载,上帝亲自与摩西对话,并将瘟疫降给埃及人,来帮助以色列人逃亡。出埃及的最终目的是让犹太人追寻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足迹,回到以色列的土地上定居,把那里变成他们永恒的家园。但事实上,犹太人在进入以色列之前在西奈(Sinai)荒野停留了四十年。今天慕名前往的游客常常会惊讶地发现,这个耗费了犹太人四十年行走游荡的地方,其实面积并不大,甚至不需要四十天就能走遍。然而,摩西必须将奴隶们改造成一个能够征服和定居在以色列土地的强大民族,这个过程无论如何都要花上至少一个世纪的时间。

这张地图描绘了古代以色列人走出埃及以及在西奈半岛的荒野中徘徊四十年的路线,最终他们从东侧进入了迦南地。

离开埃及后的第三个月,犹太人在今天西奈半岛以南的西奈山上(参见上面的地图),从上帝那里领受了“律法”(Torah,意指必要的行为)。摩西登上山峰,带着上帝的律法回来,这律法直至今天都指引着犹太人民。尽管这个故事听起来更像是神话,而非史实,但它是贯穿历史激励犹太人的基本信念。当然,现在对这一神话有了更为理性的解读:在流亡荒野的四十年中,摩西撰写了律法之书,也被称为“摩西五经”,其中包含了他的所有教义——并声称这是上帝通过预言传达给他的。其中包括了民法、家规、司法组织、农业法规以及节日和祭祀仪式的详细规则。 

—  

四、建立以色列帝国   

在荒野中建立了以色列民族之后,摩西去世了,享年120岁。他去世于当今约旦境内摩押(Moab)丘陵地带的尼波山(Mount Nebo),该地俯瞰以色列土地(参见上面的地图)。摩西本人没能回到以色列地。是他的门徒约书亚(Joshua),一个伟大的贤哲和精明的军事将领,将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带到了迦南地。最初,迦南人抵挡了以色列人的入侵攻势,尽管以色列人已经拿下了迦南的一些重要城市,例如耶利哥(Jericho)和耶夫斯(Yevus,耶路撒冷的古名)。《圣经》生动地描写了这些战役。最近的考古发现同样证实,这些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即以色列人向迦南地迁徙的时期。其实除了个别军事对抗之外,以色列人到迦南地的定居是一个持续约一百年的和平进程。以色列人逐步定居,并与当地的迦南人通婚。正如考古学家从现代以色列和邻国所发掘的古代迦南语和希伯来语铭文所显示的那样,迦南人是和以色列人亲缘关系较近的闪米特人(Semitic),并且和以色列人使用相似的语言。

总的来说,十二个支派各自享有其独立的政治领导和一部分以色列领土。两个主要的支派联盟此后逐步崛起。在南部,犹大(Judah)支派与较小的便雅悯(Benjamin)支派结盟。在北部,其余的十个支派(统称为“以色列”)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最终,这两个较为孱弱的联盟联合,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犹太王国。该王国由以色列最著名的国王大卫王(David King)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除了通过征服和结盟扩大以色列领土外,大卫王还撰写了《诗篇》(Psalms),这是对上帝的祷告和赞美,是《圣经》中最优美、最受欢迎的章节。

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继承了这个伟大、繁荣而统一的以色列王国。他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是在公元前950年左右建造了耶路撒冷圣殿。古以色列的敬拜集中在这座圣殿中,同时犹太人的名声和荣耀传遍中东。据说所罗门被上帝赋予了极大的智慧,并且是“所有人中最聪明的人”,他的宫廷成为远近驰名的学习和深造的圣地。许多《圣经》诗歌和智慧语录据称出自所罗门王:雅歌(Song of Songs, 爱情诗),传道书(Ecclesiastes, 哲学沉思录)和箴言(Proverbs, 类似于《论语》)。

圣经记载了非洲的示巴女王来到圣殿学习所罗门的智慧的故事

《圣经》中,所罗门王统治的日子和平、繁荣、文明。 《列王纪上》 4:21–34中的一些经文值得引用:

所罗门统管诸国,从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边界。所罗门在世的日子,这些国都进贡服侍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神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他讲论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

过去2500年间直到今天,当犹太人回忆起古以色列最光荣的日子时,都会想到这幅田园诗般的景象。当时的犹太农民捍卫着“祖先的土地”。每当庆祝丰收时,他们都会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中感谢上帝。作为感谢的一部分,他们想起几百年前游牧的以色列民族卑微的开端,在埃及所受的屈辱奴役,以及在西奈的荒野中流浪。为表达感恩,他们向上帝祭献每年收获的第一批果实,感谢上帝将犹太人民带到了这一史无前例的荣耀时刻。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确实是民族辉煌的巅峰,而不是永恒景象。

这是一位画家所重现的所罗门王时代圣殿光辉岁月

 

五、衰落与流放   

所罗门王死后,持续的内战削弱了以色列人的王国。国家分裂为早期的两个支派联盟:南部的犹大王国由所罗门王的儿子率领,首都在耶路撒冷;北部由十个支派组成的以色列王国,由一个反对派的国王领导。他建立了自己的圣殿并禁止他的人民到耶路撒冷朝圣。两国在政治上都很孱弱,经济也不景气。诚然,许多地主仍然拥有巨大的财富,但大多数人是贫穷的农民,受到富人的压迫。富人贿赂腐败的政府官员,以庇护他们的特权。

《圣经》中记述的伟大先知们虽然不在政府任职,但可以从上帝那里得到启示。他们批评富人和腐败的政治家狼狈为奸。先知警告他们,作为惩罚,上帝将允许敌人征服以色列。换句话说,这个民族不再配拥有自己的主权国家,因为他们的行为背离了公义。  

如其所言,公元前723年,亚述人征服了北部的以色列王国,并把十个支派的人民放逐了。那十个支派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尽管后人们“见过”这十个失落的支派,但他们多半已经被亚述帝国的其他民族同化了。

南部的犹大王国得以击退了亚述人的入侵,尽管他们在战斗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亚述首都尼尼微(Nineveh),我们发现了一块石刻,记录了亚述人在拉赫什(Lakhish)战胜犹太人的故事。随后的犹大国王大都软弱且腐败,少有例外。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摧毁了所罗门王的圣殿,并把犹太人送去流放。

描绘了亚述王在拉赫什围困的场景的石刻,发现于亚述首都宁维的宫殿中。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犹太人在巴比伦定居,在经商和其他领域蓬勃发展。但是他们渴望有机会返回自己的祖国以色列。这个愿望在公元539年得以实现。当时,波斯国王居鲁士(Cyrus)征服了巴比伦。不久之后,他准许犹太人返回他们的故乡,重建他们的国家和圣殿。我们将在下一篇博文中讲述这第二个联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