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search

YU News

YU News

犹太教育(一)

 

犹太文化的一大典型特征便是敬重研究和学习。这种对学习的热爱是普遍的,而不仅仅是对学龄儿童和学生而言。犹太文化中,学习的主要对象长久以来都是犹太经典文献,尤其是《圣经》和《塔木德经》。学习犹太经典,并在一生中努力实践,被认为是每个犹太人的宗教义务。相应地,对这些经典的论著在过去的数个世纪中被不断书写。今天的犹太人同样重视其他所有领域的教育,如:数学、科学、哲学、法律、经济、文学、心理学等等。

 

 

犹太教育

作者:孔慕仁

译者:李梦晨

犹太文化的一大典型特征便是敬重研究和学习。这种对学习的热爱是普遍的,而不仅仅是对学龄儿童和学生而言。犹太文化中,学习的主要对象长久以来都是犹太经典文献,尤其是《圣经》和《塔木德经》。学习犹太经典,并在一生中努力实践,被认为是每个犹太人的宗教义务。相应地,对这些经典的论著在过去的数个世纪中被不断书写。

 

19世纪,欧洲和美洲的大学首先接纳了犹太人。在此之前,犹太人因为他们非基督徒外国人的身份在数百年间受到排斥,甚至是在他们世代居住的国家。而当得到机会在西方的大学里接受教育,许多犹太人即开始重视起各个领域的教育,包括数学、科学、哲学、法律、经济、文学、心理学等。

由于犹太教育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话题,我们将分为上下两部分来进行讨论。在第一步分钟,我们将列举和介绍犹太教育中的各种经典著作,这也将会是对犹太图书馆的讨论;也就是说,我们会讨论哪部犹太经典是历史上研究的重点,进入现代后这一情形又是如何变化的。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犹太人历史上和在今天分别是如何学习经典文本和现代社会中新的学习内容。

 

一、《圣经》学习

希伯来《圣经》二十四书,也就是被基督徒称做“旧约”的部分,被认为是圣灵书写的。它们也因此成为了神圣的文本,必须学习。在犹太人的信仰中,最为重要的是《圣经》的前五卷,也就是五经。在希伯来语中,这五卷被合称为Torah,也就是“律法”的意思。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它包括了上帝命令犹太人遵守的律法。实际上,在五经中出现的613条诫命中,虽重要的一项就是去学习,学习《圣经》和其他阐释《圣经》的犹太经典中的神的话语。

《圣经》中记载了犹太民族的古代历史,这一点我们已在历史板块的文章中做了总结。除此以外,《圣经》绝大部分都是先知的话语,先知们的目标是鼓励人们做出好行为。其中,《诗篇》一卷涵盖了关于世界、上帝的荣耀与对上帝祈祷的诗歌,深受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喜爱。诗篇的创作者是大卫王和一些其他古代犹太圣人。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会在各自的祈祷中引用《诗篇》。《圣经》中还有智慧之书,如所罗门王所作的《箴言》。《箴言》一卷曾被拿来与《论语》相提并论,因为正如孔子之于中华民族,所罗门王也是犹太人中的圣贤。

在古代,《圣经》被书写在羊皮纸上,也就是用动物皮为原料制成的卷轴。在今天,《圣经》就像其他的书一样印刷在纸上。但是羊皮卷轴《圣经》仍在会堂的纪念性仪式上被使用着。

摩西五经卷轴,用于犹太会堂中的诵读仪式。羊皮纸的两端被固定在木质的轴杆上,轴杆也被称为“生命之树(trees of life)”。银针叫做“指针(hand)”,用来给诵读者指着正在读的地方。

印刷版五经,附有注读。

 

犹太人对《圣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摩西五经的研究,也就是《圣经》的前五卷。摩西五经被认为是上帝直接对摩西传授的话语,它包含了犹太人必须遵守的所有律法。自中世纪开始,犹太人就以拉什(Rashi)的注读来学习摩西五经。拉什是犹太拉比和学者,在1040年至1105年间居住于法国北部。他对摩西五经的注读所具有的权威性,可以与朱熹之于论语相媲美。其他伟大的拉比的注读通常供进阶的学生或是学者学习。如今,人们学习摩西五经或是《圣经》的其他书卷时,都会把这些拉比的注读一同印刷上去,正如上图所示。

 

二、《塔木德经》

根据犹太传统,深入研究《圣经》中上帝的话语是十分必要的。那些记录在摩西五经中的律法制定于非常古老的时代,它们通常用非常简洁的话语写就,也因此失去很多重要的细节。因此,拉比们对于《圣经》中的律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增加了宗教和民法的内容来强化这些律法。拉比们的阐述被记录下来成集,形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塔木德经》。在希伯来语中,“塔木德”的意思是“学习”。

《塔木德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成书得较早,叫做密西拿(Mishnah),是在公元200年左右由一个名叫犹大的王子,同时也是拉比,所写下的。它记录了在这位王子所在的时代以前就已经口头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和《圣经》一样,密西拿是用希伯来语书写的,它明确规定了犹太教的律法:祷告的律法、节日的律法、婚姻生活的律法、商业的律法和民事的律法。

《塔木德经》的第二部分,也是最大的一部分,也就是吉玛拉(Gemara)。它包含了对于密西拿律法的阐述,因为密西拿也十分简洁,没有说明很多细节。吉玛拉是在六世纪的巴比伦写成的,包含了密西拿成书以后所形成的传统。吉玛拉是用亚拉姆语书写的,也就是当时巴比伦通行的语言,这个名字在亚拉姆语中的意思是“深入学习”。除了律法以外,吉玛拉还囊括了几个世纪以来拉比们的故事和轶事。

可以说,犹太人的智慧凝聚在了《塔木德经》中。它的语言和结构都很难透彻掌握,因此,它也成了继《圣经》之后的学习和研究的重点。犹太人通常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学习《圣经》。犹太学者会穷尽一生来学习研究《塔木德经》以求深入地了解它。

这是塔木德的一页,包含着拉什和托萨法特(Tosafot)的注读。

 

拉什逐行注读了《塔木德经》,使得这本又长又难读的书变得更易于掌握。拉什的弟子和弟子的学生添加了更多的注读,这些注读被叫做托萨法特(Tosafot),意为“添加”,也就是说是对拉什注读的补充。但是事实上,托萨法特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法学和神学分析,可以说是为高级的学者准备的。在过去几百年里,《塔木德经》的文本都在拉什注读和托萨福特的围绕下印刷。《塔木德经》是一部巨著,全书共63卷,双面对开本可达2711本。

 

三、其他的犹太智慧书

《圣经》和《塔木德经》是犹太教育的主要重点。其他犹太传统书籍主要是以阐明这些古代经典文献为目的。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伟大的犹太哲学家、法学家摩西·迈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 1138-1204)的著作。他出生成长在穆斯林西班牙,由于那里的犹太人受到迫害,他不得不在年轻时逃离西班牙。迈蒙尼德在犹太经典、医学和哲学方面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北非和以色列短暂停留后,他最终在埃及定居。在那里他行医为生,甚至为苏丹王治疗。他的哲学著作《迷途指津》对《圣经》的深层意图做出了解释。迈蒙尼德试图为摩西五经中所立的律法给出背后原因的解释,举例来说,他解释了遵守安息日和节日有何好处,以及为什么要遵守犹太洁食律法。这些例子都在之前的博文中有过介绍。迈蒙尼德还利用希腊和阿拉伯哲学来解释犹太教的神学原则。这本著作目前已有中文译本。

迈蒙尼德哲学著作《迷途指津》中文版

 

另一部迈蒙尼德所著的重要作品《密西拿托拉》,书名意为“第二律法”。在此书中,迈蒙尼德斯以14卷书的篇幅总结了《塔木德经》。《塔木德经》本身是一部庞大而复杂的作品,囊括了讨论和辩论的内容,但《塔木德经》通常并不会对于法学或是神学上的问题给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因此,迈蒙尼德写下了他的摘要,省略了所有讨论和辩论的内容,并对法学或是神学上的问题给出了他认为是正确的判断。迈蒙尼德将此书命名为“第二律法”,据他介绍是因为“读者可以先读旧约前五卷的律法书,再读我的书,除此以外无需再学习其他任何东西,因为我的书给了读者确切的知道,告诉读者作为一个犹太人该如何行事,该信仰什么。”

《塔木德经》是用亚拉姆语学成的,这种语言对于犹太人来说并不是很熟悉。而迈蒙尼德的第二律法书是用更易读的希伯来语书写的,就像《密西拿》一样。他的意图是教育尽可能多地犹太人,因为学习《塔木德经》对大多数人来说难度太大了。迈蒙尼德的《迷途指津》原文是用阿拉伯语写的,这是因为希伯来语缺乏丰富的哲学词汇,不足以用来做亚里士多德式的犹太哲学阐释。所有的希腊哲学著作都被翻译成阿拉伯语,因此阿拉伯人写了很多有关的评注。迈蒙尼德饱览了这些阿拉伯语作品。

实际上,有许多犹太人站出来反对哲学研究。他们认为哲学会导致异端和对上帝的怀疑。反哲学团体主张只学习犹太律法。对于那些想要探索哲学类问题的人,一门另外的学科逐渐发展起来,也就是神秘主义。在希伯来语中,神秘主义被称为“卡巴拉”(Kabbalah),意为“传统”。这种传统由教师挑选优秀的学生秘密地传授,让他们了解上帝和世界的奥秘。犹太神秘主义最著名的著作名为《光明篇》(Zohar),是13世纪在西班牙写成的,它基于更古老的神秘主义传统。

对于现代人来说,神秘主义似乎是更像是魔法和迷信,而不是科学或是真正的哲学。甚至迈蒙尼德的哲学似乎也已过时,因为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观念很久以前就已经被推翻了。现代犹太哲学家通常不会对世界或是上帝作出充满野心的形而上学的解释;相反,他们意在说明犹太律法和习俗是对人类基本关怀和改善的解决工具。换句话说,犹太哲学被认为是更加符合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现代哲学渊源。